红外检测原理及探测器光路结构,多数气体分子的振动‘43和转动光谱都在红外波段,当入射红外辐射的频率与分子的振动转动特征频率相同时,红外辐射就会被气体分子所吸收,引起辐射强度的衰减,而衰减的程度跟气体的浓度有关。cO的吸收光谱如图1所示,在4.65斗m波长处一氧化碳有强吸收能力,而在5.05灿m波长处不吸收,
综上所述,江苏质量便携式红外CO分析仪诚信企业推荐,气体对红外光的选择性吸收和朗伯一比尔(Lambert—Beer)定律是测量一氧化碳气体浓度理论依据。红外CO检测仪硬件结构框图,虚框内是该检测仪的传感器部分,其采用双光源、双探测器、反射式和开放式气室结构,避免了发光二极管输出功率,江苏质量便携式红外CO分析仪诚信企业推荐、器件温度、探测器偏压等参数的变化对输出信号
的影响,江苏质量便携式红外CO分析仪诚信企业推荐,此外,反射式光路的设计使光穿过气体的距离加倍,提高了检测精度
测定空气中 CO 气体浓度,国家规定有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定电位电解法、置换汞法、气相色谱法等,其中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是国家标准方法。仪器的预热准备工作 使用前,至少提前 0.5h 开机预热。分析器的检测器需在 40C的恒温条件下才能工作,此时仪器的输出方有效,其标志信号为:仪器板面上的绿色“加热”指示灯已亮,红色的氖灯进入亮灭的闪光状态,表明分析器已进入恒温阶段。此时方可进行零点及灵敏度的调节和校正。零点调节仪器一般用高纯(99. 99%)氮气调零,也可用经霍加拉特管(加热至 90 - l00C)净化后的空气调零。检测含有较高浓度的 CO 污染源气体时,也可用新鲜空气检查零点。
一氧化碳气体滤波相关技术一氧化碳的监测技术是采用气体滤波相关技术(GasFilterCorrelation简称GFC),它是基于待测气体和共存于被分析组份中的其它气体的振一转光谱的比较使用一个充有高浓度待测气体的滤波室在光路中旋转能实现待测气体的GFC技术气体滤波相关轮中的一半充的是一氧化碳气另一半充的是不吸收红外辐射的氮气(NZ)由马达带动相关轮旋转将红外光源的辐射进行调制即相关轮的一氧化碳边和氮气边的信号交替地进人光路后再进人多级反射气室**终到达红外检测器上由于相关轮一边充有高浓度的一氧碳气体它几乎完全消除了能够被一氧化碳所吸收的波长的辐射因而当一氧化碳边进入光学系统时多级反射气室的一氧化碳已不再能引起能量的进一步减少所以它起到了一个参比信号的作用当相关轮的氮气(NZ)边进人光路时红外检测器(lnsb)所得到的信号大小就完全依赖于多级反射气室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将这两个信号通过同步分离解调和比较,就测出空气中一氧化碳气体的浓度变化所引起的信号变化。
文章来源地址: http://yiqiyibiao.chanpin818.com/qtfxy/yyhtjcy/deta_3711118.html
免责声明: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用户,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